永乐宫搬迁记(二)
一、壁画搬迁前期准备情况(1957年2月至1959 年初)
1957年2月,国务院批准永乐宫整体搬迁,文化部便立即组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及当时的华东分院师生,由陆鸿年老师领队,历时7个月对永乐宫壁画进行原大摹绘,期间,专业技术人员也开展了壁画的详细测量记录和摄影工作。
(图为陆鸿年到永乐宫工作文化部致迁委会的信59年10月)
(图为罗哲文亲笔信)
勘察记录由柴泽俊同志负责,摄影由陈继宗和柴泽俊承担,为开展下一步的壁画修复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同时在1957年初夏,文化部就从捷克斯洛伐克邀请两位壁画修复专家,由罗哲文同志陪同前往永乐宫实地勘察研究并拟由其承担壁画剥取任务。捷克专家克拉尔教授视察后提出尝试采用剥离油画的方法,用化学药品将壁画部分软化进行掲取,时间可能需要三年,掲取费用大概200万元,但能否成功却不能保证。鉴于当时整个永乐宫搬迁经费预算才91.2万元(后追加到220万元),和洋专家所开具的苛刻条件,政府再三斟酌,决定放弃“外援”,自己实施。先由国内相关研究单位进行试验,拿出掲取方案后研究定夺。
北京古建筑修整所(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祁英涛等人开始在北京研究试验寺观壁画揭取方法,山西省文管会也组织相关人员,以太原东郊延庆寺清代壁画做试验,研究壁画揭取方法,均取得初步经验。1958年8月,祁英涛、陈继宗赴永乐宫进行实地勘察和壁画揭取实际操作试验工作,先在纯阳殿外墙皮试验掲取,后在纯阳殿、龙虎殿进行揭取试验,到1958年12月底,基本验证出几种比较适当的方法。一种是采用自己发明的掲取机(由掲取台和轮机锯组成)进行掲取;第二种是把壁画的外墙拆掉(外墙为土坯墙)进行壁画揭取;第三种方法是对于两边壁画掲取以后,剩余的中间部分采用人拉大锯进行截割掲取,第四种就是用铁铲铲取法。同时针对壁画揭取也研制出了一系列的剥离工具和用具,当时设计有40余种,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完全成功。这些前期工作,准备得十分详尽完善,为开展下一步壁画的揭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为:壁画截取工具
图为:偏心轮手摇机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