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永乐宫壁画的色彩残缺痕迹

2020-03-19 11:12 来源:
 永乐宫壁画是中国传统重彩画的经典。它继承了周朝以下元朝之前历代中国壁画的优秀传统,又有所创新和发展。特别是三清殿的壁画,集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精妙之大成.豪华瑰丽又和谐生动。本文从壁画色彩残缺痕迹分析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永乐宫壁画虽然保存较为完好,但毕竞年代久远,历尽风霜,很多地方的颜色已经脱落或变色,但这些表面的不完整却赋予了壁画另外一种完整感和成熟感。
一、壁画色彩残缺的因素:
  永乐宫壁画色彩破损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褪色。使用的材料是永乐宫壁画色彩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壁画中。一般选择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朱砂、朱膘精石、珍珠粉、雄黄等,这些石色稳定性强一般不变色。但一些植物颜料,如胭脂花青藤黄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慢慢的褪色。还有在人物面部和云彩上使用了晕染的手法.这些白色、乳白色的地方逐渐褪色,有的甚至变成了黑揭色,2.漏雨。三清殿大殿屋顶漏雨.导致雨水冲刷墙面,与壁画颜科发生作用 ,还使部分墙面发毒变质。这些都让壁画颜色爱损,3.壁画墙皮脱落历经七百余年,墙壁难免破损,局部墙皮带色剥落,使壁画色彩残缺。4.人为的因素。永乐宫三清殿作为道家重要场所从古到今前去拜遇明圣的人络绎不绝使得壁画保存的环境不是很理想。 人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逐渐与墙面材科和颜科发生反应.导致壁画颜色发生改变。
 二、永乐宫壁画色彩因不完整产生的特殊美感
  关于“残缺美",罗丹说过:“表达思想不必形体完整 ,无论你拿起任何杰作的局部片断,你就能在这上面知道作者的心灵独无一的不可复制性”(《罗丹艺术论》)。 正如他的《巴尔扎克像》, 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的整体上来,毅然放弃雕刻精美的双手。又如《断臂维纳斯像》,虽然双手缺失,却因祸得福,让我们觉得更完美,甚至觉得原本就应该如此。这些都是因为形体局部的残缺却换来作品整体的艺术美感。老子说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老子》 四十五章)。因此欲致其圆必由其缺。圆原来偏偏就在残缺的地方。 艺术作品的美也恰恰就在不够完美的方面。戏剧作品中的悲剧,往往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和审美体验,就在于它的不完美的结局,经常使人扼腕叹息,无比迪憾。这种对残缺的反应,源自于人们倾向完美的心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知觉印象会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元完善的形式,人类的心理都有一种完整和闭合的倾向与本能。 人们总是有强烈的欲望想将残缺的东西修补和完善。因此,当人们在欣赏有缺降的作品时,心理总会产生种紧张,然后积极地投入感情,发挥想象力,参与到使其完美的过程中.直至达到心理平衡。这个过程能让人感到强烈刺激的情绪体验,产生信悦的审美感受。艺术作品的残缺 ,就像是给观众留下一个可以自由想象的窗口,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菜特"。在这个过程中欣赏作者对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使其取得更大价值的美感。如若一个艺术作品绝对完整,所有的元素都处于完美状态,那就让欣赏者失去了主动参与创作的欲望和能力,偷悦的审美体验就无从谈起了,这样的作品就无法使人产生感情。是什么能够让我们心里久久为之感动?是残缺和遇憾!我们追求完美的本能经常会与之较劲,挥之不去,经过时间的打磨.逐渐成为一种美在我们内心的一个角落留下一点标记。岁月在永乐宫壁画上留下痕迹,让它的色彩变得不再完整甚至模糊而有残缺,但这些色彩剥落的痕迹.却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审美信息,就像一个经验完整性把握下的缺口,引导观者用别样的心情去感受沧柔变化,追寻逝去的时光,凝视当下的自己,在观者的心中丝毫没有因为它的不完整而影响艺术完美的感受.反而庆幸因为它的破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显得更有魅力。
 三、时间让永乐宫壁画色彩更有内涵
  观者在欣复永乐宫壁画的时候,感知到的不仅仅是《朝元图》中仙人们朝圣的内容,因为那些剥落的色彩痕迹.经常会提醒人们关注题材内容之外的些东西。人们在欣赏它时往往能够产生 立体的认知感受除了作者给出的空间关系.还有时间关系还有更多社会因素 情感因素参杂其中,使得本来简单的宣扬道家思想的壁画顿时变得扑朔迷离,富有更多解读的可能性。 这种认们流程的变化更能够拨动观者的的心灵,使壁画更加耐人寻味。
不完整性是传统壁画色彩真实的面貌.是中国传统壁画材料技法必然产生的效果,产生的时间感和论基感几乎成为传统壁画色彩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永乐宫壁画中这种残缺色彩造成的丰富感受使人沉醉而欲罢不能。
 尽管当下社会文化纷繁多元,但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传统文化意味总是深入骨髓。往后传统文化或许会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逐渐逝去,我们却有传承的义务与责任。相对于形式和内容,文化内涵、意味的传承更为重要。而对于传统绘画意味的探寻正是本文想要企及的。文章从回绘画色彩这个典型的艺术语言出发,从永乐宫壁画这个传统绘画代表作品入手,从经典中挖掘和探求。它经历七百余年的历史,颜料变色和剥落,却愈发显得深沉壮丽,不断启迪我们重新审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维诺,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筒、寺观壁画文物出版社,2000